兴泰元年,朱慈烺一行踏上澳洲达尔文港的土地,命运的齿轮自此在这片异域开始转动。

登陆之初,构建稳固且完备的港口与临时营地,便成为兴明众人开启未来宏图的首要任务,此二者犹如大厦之基石,关乎着全体人员的生存根基与长远发展。

朱慈烺屹立于海滩之上,海风携着咸涩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的身姿挺拔,目光坚毅而深邃,犹如一座沉稳的山峰,给予众人无尽的信心与力量。

身旁环绕着王启年、林宇、陈谟等一众肱股之臣,他们皆神色凝重,深知此刻责任之重大。王启年率先打破沉默,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后说道:“殿下,港口建设乃当务之急,臣以为需即刻着手勘查港湾情形,如此方能为后续工程谋篇布局。

然当下科技有限,臣建议先赶制一些简易测深杆与测距绳,以作初步测量之具。”朱慈烺微微颔首,眼神中透着信任与期许:“王卿所言甚是,此重任便全权交予你,务必严谨细致,不得有丝毫疏失。”

于是,港口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首要工序便是对港湾展开全方位勘查。在王启年的指挥下,经验丰富的工匠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乘坐着一艘艘小船,如灵动的鱼儿穿梭于港湾的各个角落。

手中简陋却实用的测量工具,成为他们探寻港湾奥秘的利器。老工匠李福,目光如炬,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绳索,那绳索上标记的刻度,仿佛是开启港湾密码的关键。

他一边操作,一边对身旁年轻的学徒小顺子悉心教导:“徒儿啊,这测量之事关乎船只安危,犹如航海之罗盘,半点马虎不得,你需得仔细观摩,用心领悟。”小顺子神情专注,连连点头:“师傅放心,徒儿定当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

众人齐心协力,详细记录每一处水深数据的变化,精心绘制出港湾的水深图,依据此图,精准确定了可供大型船只安全停靠的区域范围。

紧接着,挖掘与疏浚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士兵们与青壮民众们纷纷投身其中,他们挥舞着铁镐,犹如开天辟地的勇士,奋力铲除浅滩的礁石与淤泥。

赵虎,一名身姿矫健的士兵,肌肉紧绷,每一次挥动铁镐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口中高呼:“咱这一镐下去,便是为咱大明在这澳洲刨出个光辉未来!”一旁的民夫刘二麻子,虽身形略显瘦小,但也不甘示弱,他擦了擦额头如雨般的汗水,回应道:“赵大哥说得对,俺们虽不是兵,可也不能输了气势,定要让这港湾焕然一新。”

众人在烈日的炙烤下,酷热难耐,汗水湿透了衣衫,模糊了双眼,沉重的劳作使手臂酸痛不已,然却无一人有怨言与退缩之意。

在选定的码头建设区域,基础修筑工作艰难推进。巨大的石块从附近的山地开采而来,在人力与简易机械的协同配合下,被艰难地搬运至码头岸边。

工匠们凭借着精湛绝伦的技艺,将石块逐一垒砌,用石灰砂浆仔细填充缝隙,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匠心与执着。石匠老师傅张石头,眼神犀利如鹰隼,指挥若定:“此石块之摆放需稳如泰山,砂浆需涂抹均匀,唯有如此,码头方能经受住狂风巨浪之考验。”

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码头基础渐渐成形。随后,用于停靠船只的木质栈桥搭建工程开启,粗壮的原木经砍伐加工后,被一根根地铺设在基础之上,再用铁钉与绳索牢牢固定,最终形成了坚实无比的甲板。那栈桥仿若一条巨龙,威风凛凛地探入海中,为船只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停泊之所。

为保障港口的正常运转,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建设亦同步进行。在码头后方的开阔之地,一座座仓库如春笋般拔地而起。民众们在陈谟的组织引领下,砍伐周边的树木,将木材精心加工成合适的板材与梁柱。

仓库的框架搭建完成后,再用茅草与木板严密覆盖屋顶和墙壁,以有效抵御风雨的侵袭。仓库内部,设置了整齐有序的货架与宽敞的储物空间,专门用于存放从船上卸下的粮食、物资与各类工具。

与此同时,为便于货物的装卸与运输,平整了从码头到仓库的道路,铺设了简易的石板与木轨,如此一来,推车与板车便能在其间顺畅通行,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陈谟在工地上往来穿梭,不辞辛劳,对民夫们高声喊道:“诸位加把劲,此仓库早一日建成,咱们的物资便早一日有安稳之存放处,兴明之根基便多一份坚实保障。”

而船坞的建造更是重中之重且极具挑战。工匠们先在岸边挖好基坑,用石块与石灰砂浆砌成坞壁,为防海水渗漏,在坞壁内涂抹多层由当地黏土和石灰混合而成的防水材料。

坞门的建造是关键,采用木质闸门,通过滑轮与绳索控制升降,滑轮则是由工匠们精心打磨的木质轮轴与绳索组合而成,虽简易却实用。船坞两侧设置有排水渠道,可在船只维修时将海水排出。

建造过程中,工匠们不断摸索,起初搬运石块全靠人力,后用树干制成简易滚轮与滑板,将石块置于其上,拉动时省力不少。

在打桩时,借鉴古代攻城器械的原理,制作了简易的投石装置,利用石块下落的冲击力辅助木桩入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着力建设港口之际,临时营地的搭建工作亦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朱慈烺亲自参与营地的规划布局,凭借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将营地划分为多个功能明确的区域,使之成为一个秩序井然、自给自足的微型社会。

居住区作为规模最大的区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旨在为众人提供栖息之所。士兵们与民众们分工协作,充分利用木材、竹子与帆布等材料构建住所。简易的帐篷如雨后春笋般在营地内迅速竖起,它们以木杆为支撑,帆布为顶篷,虽然空间狭小,但在这陌生的土地上,却能勉强为人们遮风挡雨,成为他们的安身立命之处。

而一些较为坚固的棚屋则采用竹木框架,墙壁用木板或竹片精心拼接而成,屋顶铺盖着厚厚的茅草,宛如一个个坚固的堡垒,为居住者提供更为可靠的庇护。人们在居住区内有序排列帐篷与棚屋,留出宽敞的通道以便人员往来。为保障卫生,挖掘了纵横交错的排水沟渠,将生活污水引至营地外的集水池,有效防止污水横流导致疾病滋生。负责指挥搭建居住区的军官钱豹,神情严肃,对士兵们下达命令:“把这帐篷扎牢实了,若是夜里被风刮跑了,军法处置!”士兵们齐声应和,手中动作愈发迅速。

行政区位于营地中心,由几座较大的帐篷组成,这里是朱慈烺与核心团队商议政务、制定决策的核心要地。

一日,朱慈烺召集众人于行政区大帐之中开会。帐内气氛凝重,众人皆正襟危坐。朱慈烺坐在主位,目光扫视众人后缓缓开口:“诸位,吾等离故土至此,身负兴明之重任。

如今港口与营地建设已有进展,然诸多事宜仍需详加商讨。王卿,先说说港口建设进度与所遇难题。”

王启年起身,拱手行礼后道:“殿下,港口测量已毕,挖掘疏浚亦在稳步推进,码头主体初现。

然物资渐有短缺之势,如石灰砂浆所需石灰,附近采集有限,若从远处运来,耗时费力。且工匠人手略显不足,兼之烈日炎炎,士卒与民夫疲惫不堪,进度恐受影响。”

朱慈烺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可派人往周边探寻更多石灰矿源,物资调配之事,陈卿统筹安排,优先保障关键工程。

至于人手,可从民众中挑选壮丁,加以培训后补充。林卿,你对天文地理素有研究,且观这港口风水,对日后发展有何见解?”

林宇起身,恭敬回道:“殿下,此港依山水之势,若建设得当,可成一方要津。然当下需留意季风气候,依臣观测,不久将有季风来临,港口设施需加固防风,船坞排水亦要确保通畅,以免海水倒灌。

且周边地形复杂,可遣小队进一步探察,绘制详尽地图,或有未知资源可资利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