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医生回到诊桌后坐下,然后示意道:“来,坐过来,我给你把下脉。”
元医生把一本垫手的书本,垫在桌子上。病人把自己的左手提上来,轻轻地平放到书本上。元医生轻轻地捏着病人的手腕,稍微调整了一下位置,右手中指轻轻地搭在病人的腕部内侧的上半部位置。
先是右手腕,然后又是左手腕。把脉的时候,元医生习惯性的斜斜的抬着头,四十五度地穿过诊室的大门,望着外面的天空。扣在脉搏上中指,随着脉搏的跳动,不停地调整力度和方向,精细地感应病人的脉搏信号。
“以前吃过药没?”元医生问。
“吃过,看过好多医生了,怕吃了一箩筐的药了,一直没效果。中医院都住过院,也没有治得好。”病人回答。
“中医院都没治得好啊?应该不存在啊。吃了好多剂药?”元医生问道。
“不晓得吃了好多,住了一个月院,每天一剂,出院的时候改了单子,又带了三十剂回来。”病人说道。
“好了一些,腰没以前那么痛了。以前腰还弯得厉害些。”廖平插嘴说道。
“那说明诊治还是对症的,可能用药配伍没有到位。”元医生问道:“中医院是大医院,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同样的病,患到不同的人身上,他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做的事不一样,身体状态不一样,发病的病因也不一样,治病的方法就不一样。像我们农村人,治病的方法,药物的配伍,跟城里人的治法就会完全不一样。那些大医院的专家教授,平时治的都是一些城里有钱的,生活条件好的。农村里的人,粗一些,用城里人的治法治农村里的人,反而不一定对症。”
“清朝的大名医叶天士,他娘老子得了病,他自己就是名医,但是吃尽了药,一直就是治不好。”
“清官难断家事,郎中不可自医。”廖平插话道。
“对呢,自己屋里人得病,医生反而放不开手脚,顾这顾那,反而不好下药。”看来治病跟教育是一样,有些自己就是老师的父母,宁愿把他们的儿女送到别的老师班级,也是担心在他们顽固不化的时候“下不去手”的缘故。
元医生继续说道:“后来碰到一位还不如他的名医,就在原来的药方上,加了一味黄连,吃一剂就好了。”
“中医就是这样的,一点点差异就天壤之别。所以,农村里的人得了病,去大医院不一定治得好,我碰到过好多这样的情况,开始在大医院治,总是没办法好彻底,最后还是要回到乡里找当地的医生治才好。”
廖平听得连连点头,他说道:“元医生您讲的有理。我看城里大医院里开中药,都是小小一包的,一包就一抓抓。我心里讲,这一点点药,治一只猫都少了,怎么治得了人。”
“他们真的就一点点。”廖平撮着手指,做了个“一抓抓”的手势。
“怪不得没效。你看我平时开药,都是一大包,等下你看我开的药,煎药的时候都要用大罐子才行。”元医生说道:“有处方吧,处方带回来没?”
“没得处方。”廖平说道:“处方抓完药药方直接就收走了,只有拍的片子。”
“没处方啊,你这个病,要有处方就好了。”元医生的遗憾溢于言表。
元医生的遗憾,既为病人,也为自己。参考前人的处方,可以避免再走不必要的弯路,还可以学习好许多东西。尤其是像中医院这样的大医院,有很多学问高深、医术精通的教授专家,他们的诊治和用药,必定有其独到的地方,可以让元医生收益匪浅。
多年前,元医生曾经诊治过一位曾在大医院治疗过的病人,元医生有幸看过他带回来的两张处方。处方上独到、精彩的用药和配伍,让他醍醐灌顶,受益无穷,连处方里的某些药物,及它们的克数,直到现在他都仍然记忆犹新。
“那中医院拍的片子带了吧?”元医生看完脉,问道。
“带了,带了。”廖平说着,跑到摩托车前,回来的时候,带回一个装着片子的纸袋。
元医生从纸袋里掏出片子,走到门口的位置,举起来,对着亮光仔细地查看,半晌才说道:“大医院的片子,就是清楚。”
然后他右手食指指点着片子的某个地方,说道:“看这里,你娘这里,骨头有点变形了。”
廖平凑了过来,元医生继续指点:“这里。这是膝关节,这里,看到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