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洒落在书院的屋檐,闪耀出熠熠的光芒。陆羽和舒瑶早早起身,准备开启他们在火门山书院的第一课。

正式授课前,邹夫子为他们举行了一场庄重肃穆的入学仪式。仪式设在书院庭院,四周清幽静谧,微风拂来,带来淡淡花香。

邹夫子身着素袍,仪态端庄,直面陆羽和舒瑶,神色庄重肃穆。他点燃一炷香,青烟袅袅升起,仿佛携着众人的祈愿直上云霄。

邹夫子开口说道:“今汝二人入我书院,当守正道,心向光明。学问之路,漫长且修远,需有恒心毅力。愿汝等在这求学途中,能明心见性,莫负时光。”

陆羽和舒瑶恭敬地鞠躬行礼,表明定会谨遵教诲。

仪式结束,陆羽和舒瑶来到学堂。邹夫子开始授课,所讲内容深奥晦涩,其他学子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奋笔疾书。而陆羽和舒瑶凭借先前的积累,倒也能跟上夫子的节奏。

课后,学子们聚在一起讨论所学。有人对陆羽和舒瑶这两位新同窗感到好奇,不断向他们提问。陆羽应答自如,舒瑶在旁浅笑补充。

不久,书院组织了一场辩经会。陆羽和舒瑶积极参与,与其他学子各抒己见,精彩言论引得邹夫子频频点头。

随着时间流逝,书院迎来一次考核。陆羽和舒瑶日夜苦读,准备充分。考核时,他们文思泉涌,成绩名列前茅。

邹夫子对他们称赞有加,决定让他们参与一项极为重要的学林研讨。

邹夫子将陆羽和舒瑶叫到跟前,神色肃穆郑重地讲道:“书院即将承办一场名为‘阴阳与五行关系之探究’的学林研讨。此次研讨,不仅关系书院声誉,亦与汝等成长密切相关。届时,各地学馆、书院皆会派代表前来。汝等务必深入钻研古籍经典以及天象五行规律,探寻其中真谛,明了其深奥之义,精心准备策论,力求有所创新。”

陆羽和舒瑶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坚定,齐声应道:“夫子放心,学生定当全力以赴。”

回到住处,陆羽和舒瑶便着手准备。他们分工合作,陆羽因有本土生活经历,负责外出调研,收集一手资料;舒瑶文化素养较高,负责研究古籍经典中的理论。

陆羽为获取更多关于“阴阳与五行关系”的实证,常常不辞辛劳地外出走访。他走过乡间小道,询问农夫四季耕种与气候变化的关联;他踏入市井街头,与商贩交流生意兴衰与五行运势的说法;他还拜访深山古寺,向老道请教阴阳平衡在修行中的体现。

舒瑶则整日埋首于书院的书房,翻阅堆积如山的众多书籍。她的目光在泛黄的书页间迅速扫过,不放过任何可能有用的信息。夜晚的油灯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专注。

每天夜里,两人就在宿舍碰头,交流探讨。陆羽讲述在外的见闻,舒瑶则分享从书中获取的理论知识。他们的书卷写满一张张纸,字迹密密麻麻。

一日,舒瑶在一本近乎被遗忘的古籍中,意外发现一条关键线索。她的眼睛顿时一亮,兴奋地叫来陆羽。陆羽匆忙赶来,顾不上擦去额头汗水,便接过古籍仔细研读。良久,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此线索或许能解开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

然而,兴奋过后,他们很快发现,依此线索继续探究并非坦途。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种复杂棘手的问题接踵而来。有些理论相互抵触,如同岔路口的不同方向,让他们在抉择时陷入两难境地;有些实践结果与最初预期相差甚远,令他们满心疑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段时间,他们的研究仿佛走进死胡同,深陷僵局,犹如置身没有出口的迷宫,找不到出路。

陆羽在房间里焦急地来回踱步,每一步都带着沉重与不安。舒瑶则紧皱眉头,目光紧盯着满桌杂乱的书卷和堆积如山的书籍,仿佛要从中找出一条光明大道。但他们相互鼓励,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陆羽和舒瑶日夜思考,常常为一个细微的观点争论得面红耳赤,又为达成共识反复研讨。他们翻遍能找到的所有相关典籍,不断调整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在争论不休、疑惑不解时,他们就去找邹夫子指点。

经过数周日夜不停的努力,他们终于取得初步成果。当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将成果呈给邹夫子时,邹夫子神情严肃,开始仔细审阅。起初,他表情凝重,陆羽和舒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随着时间推移,邹夫子脸上渐渐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让陆羽和舒瑶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邹夫子说道:“虽略显稚嫩,但汝等的努力与用心,我已知晓。继续钻研,必能有所成就。”

陆羽和舒瑶深受鼓舞,转身又投入更深入的研究。

在陆羽和舒瑶的不懈努力下,他们的研究逐渐完善,取得的成果在书院引起不小轰动。其他学子纷纷前来请教,陆羽和舒瑶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心得。

然而,这也引起一些学子的嫉妒。其中以林风子和周悦桐为首的几个学子,开始在背后散布谣言,说陆羽和舒瑶的研究成果是抄袭而来。

陆羽和舒瑶得知此事,心中怒火瞬间燃起,拳头不自觉握紧,牙齿咬得咯咯响。然而,短暂的愤怒过后,他们很快冷静下来,因为他们深知清者自清的道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