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门槛极低。

却易学难精。

淋了雨,煮一碗姜糖水,这是发汗解表之法。

咽喉不适,干痒,啃个水萝卜,这叫辛凉甘润之法。

学一个方,然后开出来,这其实已经做到了最基础的事情。

许多上学多年的中医学生,学了一肚子的中医知识,但是却缺乏最基础的实践。

比如,开一个方子,用量多少呢?

学方剂学,背背方歌,应付考试,不难。

难的是一个病人坐在面前,你要给他开一个他就要喝的方子。

具体到每味药的剂量,到底开多少?

这个东西,比坐在考场上答题,更为刺激。

孟教授边开边讲:“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呀,是治疗躯体化症状的良方。”

“什么叫躯体化症状呀?就是患者说了一大堆奇怪的症状,头也不舒服,心也不舒服,胃也不舒服,腿也不舒服……但不是编瞎话忽悠你,他描述的还可详细,比如说每天下午有一股气儿……”

“这个气儿从腿往上走呀,走呀,走到腰,感觉特别憋的慌,然后突然一下这个气儿继续往上走了,这才算舒坦了……”

诊室里的一帮白大褂听着孟教授这生动的描述。

医教研三十余年,孟教授见过太多病人了。

所谓的疑难杂病,其实就是西医无法下诊断的疾病。

这种疾病是很多的。

如果守在中医院,会更多。

就如同卢小鱼昨天看的那个大妈,已经在省人民医院从头查到脚了,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查出来问题。

“这种,你听完后,没有一个具体的病证,他就不是一个具体的病,只有症状,西医管这叫‘躯体化症状’”

“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最开始是治疗少阳病误治导致的狂躁症状……条文很少,你看,张仲景描述的是‘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就是说,这个医生误用了下法,承气汤之类的,结果泻下后,病邪入里了,烦!惊!谵语!一身尽重!”

“这个方子,是典型的,过去重视的不多,古代医家没怎么重视,但是现在许多医生用的多了,慢慢发现这个方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真好用呀!”

孟教授讲的通俗易懂,李元素不知道是因为今天录像还是平时就是这样。

但是他多少能理解为什么孟教授有这一屋子男女老幼的白大褂来跟师了。

学院派有个特点,老师传授知识是天性。

在这里没什么所谓藏私的概念,也没有什么留一手的说法,老师最主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

至于说教会学生会不会饿死师傅?

大医院的教授,还怕被自己学生抢生意吗?(笑)

学生基本上都是分散到各地医院去了,z国优秀的中医还不存在说嫌多的境地。

李元素感受自己脑海中知识瞬间的抽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