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曾经在河东诸国中最为强盛的国家,吞并了郑、卫、宋等一系列国家,在河东之战中折损精锐二十万,仍在几年内恢复了一支三十余万的新军,并东征攻灭鲁国。

齐国坐拥平原千里,土地肥沃,故而齐国物产丰饶,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的灾荒。齐国在孟产的改革下实行了耕战结合的制度,大量青壮平时集中服徭役 进行开垦种植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等级 一旦战争爆发,这些青壮稍加训练就能成为齐国的战士。

齐国主要有四个门阀,一个是周家,以虎贲中郎将周绍炎为核心,势力主要集中在青州,手下的精锐青州营是齐国为数不多的几支常备兵力之一。周绍炎在河东之战齐国大败的情况下在邺城四镇组织起来防线,以少敌多,遏制了河东军的东扩。战后以功封青州节制。

与周家并肩的是冀州袁家,明面上以青年将军袁基为首。袁基在河东之战后组织起了四万冀州步卒,号称天下第一步卒,在东征鲁国时击退了鲁国飞羽,飞冠两大精锐,名噪一时。袁基作为齐国青壮派的翘楚,在灭鲁后被拜为后军将军。

还有两支门阀分别是田家、汪家。这两支门阀是齐国的老贵族,其中田家是齐王宗室,汪家是过去冀州门阀之首。这两支门阀势力在河东之战中被李符准率领的河东军击溃,自此逐渐衰落。这两家的衰落给齐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地方,冀州袁家取代了汪家地位,而又因为袁家首推的袁基是齐国青壮派的代表,故而青壮派也在齐国迅速扩张崛起。而在同时,邯郸中央的保守派又是以田家为代表,田家的衰落使得青壮派在邯郸中央也迅速崛起,袁家也借机渗透中央。于是在齐国就形成了袁家为首,周家强劲,而田汪两家不断衰弱的局面。

袁基、袁坚、袁至、袁岱四兄弟在齐国并称四袁。其中袁坚经常以使臣身份出使诸国,而其他三人则是以袁基为首推行军制改革。改革主要方向是改变耕战制,培养扩充专职部队,同时也对其他一些制度进行了改革。青壮派的崛起似乎为河东之战后衰弱的齐国注入了新的生命。

但军制改革遭到了其他势力的阻挠,军制改革必然要使地方的青壮劳动力减少,直接影响到生产情况,这无疑触碰了诸多贵族势力的利益,导致改革仅仅只在冀州部分地区实施。

袁基需要一个机会来堵住那些人的嘴。

这时,参加魏国国葬的袁坚带回了消息:楚使崔子忆代表楚国联合齐国、燕国伐魏。一个大好的机会摆在了袁基眼前。

“大王,臣请战!”袁基在朝堂上第一个站了出来“臣带冀州军六万人马,请各地调拨七万人马,十三万大军,臣定然能拿下随州四镇,臣愿立军令状。”

朝堂上几个保守派大臣站出来反对:“后军将军没有打过河东之战,没有和河东军碰撞过。将军也许以为河东只是魏国一地,打起来会比鲁国还轻松,但将军可不要忘了河东军曾经是可是击溃了我们的二十万大军 别忘了河东后面还有大梁的支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