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杨旭,于景和二年春,当温暖春风轻拂大地,万物复苏生长之时,毅然颁下了一道震撼朝廷与民间的诏令——开设文武恩科。此举不仅是对前朝优良传统的承继,更是杨旭深思熟虑后,为国家未来发展精心铺设的基石。
他深谙,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离不开文治与武功的并重,而人才则是国家最为宝贵的根本。眼见朝野之中,世家子弟充斥,为打破这一僵局,开科取士无疑是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
恩科制度,旨在广泛吸纳天下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具备真才实学,便有机会踏入朝堂,施展抱负。文科考试侧重于经史子集,考察士子的学识底蕴与治国理念;武科则着重于武艺与兵法,旨在选拔能征善战、守卫疆土的将领。
此令一出,天下士子无不欢欣鼓舞,他们纷纷涌向京城,期盼在恩科中一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梦想的双重飞跃。
与此同时,杨旭还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垦荒的政策。他深知,农业乃国家之根本,土地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为缓解因战乱导致的土地荒芜、民生凋敝,他毅然下令,对新开垦的土地减免数年赋税,并提供农具、种子等物资支持,鼓励百姓积极垦荒,发展生产。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还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得原本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粮食产量逐年攀升,国库日渐充盈,民众生活亦得到了显着改善。
更重要的是,此前土地大量集中于世家手中,如今鼓励垦荒,使得农民有机会重新获得土地,减少了对世家大族的依赖,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稳定。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杨旭在东宫设立了一个特殊的情报机关——东楼会,由潜邸时的外事主管冯毅暂任统领。这一机构的成立,彰显了杨旭对国家安全与内部稳定的高度重视。
冯毅,原是一介布衣,因才智出众,屡建奇功,被杨旭慧眼识珠,提拔至如此重要的位置。他上任后,迅速构建起一套高效、严密的情报网络,不仅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外动态,预防叛乱与侵略,还能有效监控朝堂内外,防止权臣专权,确保皇权稳固如山。
冯毅领导下的东楼会,不仅注重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更强调情报的利用与反馈。他们通过秘密渠道,与边疆将领、地方官员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政令畅通无阻。同时,对潜在的威胁进行提前预警,为朝廷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冯毅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他从各地选拔有识之士加入情报系统,进行严格的训练与考核,使得这支队伍逐渐成为杨旭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力量,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楼会被安置在东宫之内,表面上它仅仅是东宫客卿们的一个闲适雅集,名义上挂着闲散组织的名头,实则已悄然蜕变,成为新登基的帝王杨旭用以迂回内阁、直接行使权力的一股隐秘力量。
李云逸,身为东宫之中地位不俗的洗马之职,与这东楼会之间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不仅频繁出入其间,更在诸多事务上与东楼会成员密切协作,其间的交集之深,非比一般,共同编织着一张既光鲜又隐秘的权力网络。
李云逸内心感到自己仿佛已屹立于权力的巅峰,此刻,东宫的一举一动,几乎皆以东楼会的旗号行事,而非再像以往那样遵循内阁的指令。
尚书令王鹏举数次向天子禀奏,直指东楼会不遵内阁诏令,擅自插手朝廷政务,其行为实属僭越。然而,每次的结果都不过是推出几名无足轻重的小卒作为替罪羊,草草了结此事。这样的处理方式让王鹏举气愤难平,他怒斥朝纲失常,道德沦丧,心中满是无奈与愤慨。
李云泞对东楼会的所作所为也满腹牢骚。幽影堂秦国分支的负责人张昭俊前来禀报,东楼会在秦国的活动太过张扬,导致幽影堂好几条秘密情报线都被牵连曝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