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见状,连忙给他倒了杯茶,“世子爷,请喝茶。”

顾怀安提着食盒回到书院,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书院里的进士们皆起哄道:“探花郎,好福气啊!”

“郎才女貌啊!”

他一本正经地解释,“诸位别起哄,她是我挚友。”

众人却越发不依不饶,“挚友?”

“我不信,你信吗?”

“探花郎这是维护那姑娘呢!”

“探花郎脸红了!”

谢瑾之抬眸看去,果然见顾怀安脸上一片红晕。

他眸光一暗,只听“咔嚓”一声,手中的茶杯碎成了片。

这可把青城吓了一跳,他赶紧上前去看,只见一抹血迹从谢瑾之白皙的指节流下。

“我的天爷!”青城叹了一声,“您说您这是……”

青城上前握住他的手,撕开一块衣料给他止住了血。

诸进士见状,停止了嬉笑打闹,纷纷上前关注起谢瑾之的伤势。

谢瑾之收起了手,回道:“小伤而已,诸位勿忧,大家稍作休息,一刻钟以后,你我继续开课。”

“是,大人。”诸进士回应。

按照大宋律法,新科进士以及地方官员任职之前,要先在考亭书院学习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是各方天文地理、河海水域、商业赋税、农业生产、典狱刑法等方方面面,只有通过考核的人才方可成功上任。

谢瑾之是上一届新科状元,又是主要刑律改革者,近年来备受陛下宠爱,这一次的地方人才选拔,陛下交由他全权负责。

谢瑾之负责典狱刑法的授课,也是这一届地方任职进士的主考官。

一刻钟以后,书院的大夫为谢瑾之包扎好了伤口,他继续握起书卷进入学堂,为诸进士讲述律法知识。

“《管子.禁藏》有言,法者,天下之仪也。因此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诸位以为是何意?”

“探花郎,你来答。”

谢瑾之点名顾怀安。

顾怀安起身答道:“学生以为,法度者,是万民之仪表也”。法为衡量人之言行的尺度,是民众应遵守的准则,也是治国的重要工具,作为一方官员,自身要遵守法度,也要督促民众守法,才能使一方水土安宁。”

谢瑾之一笑,“说得有理。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不赦,则民不偷于为善;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法不分贵贱,法无尊卑,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所谓为大治。

“不过,有一点,要切记,君王立法,也要顺乎人情,合乎人礼。”

“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

“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

“行法不道,则民众不能顺。故而,礼法要并举。”

谢瑾之发表一番说辞之后,顾怀安这才回应道:“大人说得是,学生谨记。”

谢瑾之继续讲课,并未让顾怀安坐下。

要知道,谢瑾之毕竟年方十八,在坐的进士都比他大一些年月,就连相对年轻的顾怀安也二十又二,比谢瑾之整整大了四岁。

如今,谢瑾之虽受命前来教学主考,按照职位和才能也许他确实在诸位进士之上,但按照年纪,他还是个小辈。

谢瑾之虽矜贵,但素来对这些进士们都很是礼遇。

毕竟,以后很大可能要同朝为官,而他也有意结交拉拢朝臣,故而在他面前保持谦逊温和。这也让他赢得了一众进士的好感。

今日他让顾怀安站着听课,甚至说出礼法并重的言论,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可是一直崇尚法治先行。

怎么,今日顾怀安按照他的思路回答,反而错了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