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气盛”,林墨被如此评价的是源于一位台湾前辈Paul。

林墨对他的印象是儒雅的中年人,一个星期均是长衫配牛仔裤,透露出一种不拘一格的个性;讲话时会时不时用手点扶下镜框,又显得温文尔雅。可能是由于年长以及社会阅历的原因,对于工作安排时大家会觉得固执与偏颇。

和他同一时期间隔不到两个月进AS集团公司,初期融入公司大环境仍有许多相同之处。相见的美好,停留在最初的惺惺相惜。这一天下班,林墨约上Paul就在AS集团文海分公司附近的餐厅吃晚餐。

“林墨,年轻人还是需要多学习,你看我每次出差一有时间都会看这些工艺工程资料”他指着餐桌上厚厚一本《工艺工程》对林墨说。

“有的,特别会在行业的论坛看贴吧与行业大牛学习的!”林墨尝着最地道的鸭汤粉回答道。

“嗯,我在台湾也是经常花钱去下载各行业专业的书籍看,每个月都会,有的时候多的话得占据生活费用的1/3!”Paul特别在说需要生活费1/3时眼睛闪着自豪的光,此时似乎感觉到他的穿衣打扮的精髓,至简生活。

“那您一定是各行各业都精通,融会贯通,知识面很广了!”林墨称赞道。

“不,现在记忆力没以前好了,之前看过的基本上都记得,现在一本书得来回看两三回”Paul谦虚的说道。林墨接触过的台湾高管都比较尊重传统的工作伦理和企业文化,强调团队精神和集体利益。

“厉害!”林墨崇拜地说。

他们侃侃而谈,谈到了新能源,聊到石墨烯新材料,说到文海市创新。交谈甚欢,余劲未散。不过林墨对他学识的崇拜,完全不影响对他对工作协调偏执的不可理解。他们的相遇本应是一段美好的师徒情谊,却因为工作理念和处理问题方式的差异,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思想碰撞。

在一次产品异常紧急研讨会上,项目部、研发部、品质部、生产部都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改善措施,Paul都觉得不满意。会议室里,紧张的气氛几乎可以触及,被Paul连续“轰炸”之后,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敢出声。

“如果换成你们是客户,出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解决?”Paul对于这些人的回答都不满意一直摇头,最后再一次问林墨。

“不接受,不良比例已经远超目标值,在5%,肯定要退货返工!”林墨站在客户角度,不想给客户增添麻烦,也希望把风险控制在出货前。

“我们现在返工,来得及不?”Paul用眼光扫“狙击”在会上的各位。产品异常问题解决迫在眉睫,而解决方案的讨论却陷入了僵局。

“来不及,重新换材料周期更长!”林墨补充道,而项目部经理给出的评估时间要超一星期。

“为什么到出货前才发现这么高比例?”Paul提高嗓门对着品质部王经理吼破声音。

“因为……”还没等品质部做解释说出原因,Paul就再次问林墨:“林墨,你有什么方案处理?”

“方法一:将真实原因及分析情况告知客户,同步协商确认评估是否此风险能否出货,在客户端围堵返工,这样不会影响到船期,相对而言我们的缺陷暴露给客户;

方法二:评估过返工时间,60K的货预计时间到后天这个时刻,评估影响交期损失,确保产品异常解决,与客户协商最新的交期;

方法三:……”还未说出第三点,再次被Paul打断!

他站在会议室的前端,他的面容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严肃。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说道:

“为什么要提前告知客户?客户会同情你?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出?”这个台湾高管抛出他自己觉得的万全之策。

“为什么不提前告知客户?”林墨质问道。他知道这个决定将会带来巨大的售后成本和时间上的延误,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不把当下产品做好,等客户有退这60K的时候我们再出货不更好?!”众人再一次被Paul训道。

“不可理解也不可理喻!和客户不应该相互坦诚,有问题协商解决吗?”林墨气得站起来,他试图用理性来缓和局势。再一次退让:

“Paul,我们尊重你的经验,但这次我们必须考虑更全面的策略。我们的客户关系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如果我们现在就与他们沟通,解释我们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我相信他们会理解并支持我们的。”

“你们按我的方式处理!”他还是坚持。

此时大家意见不合,已经形成喧哗争吵的局面,有近七成人员不同意。他还是一句“你们按我的方式处理!”。台湾上司通常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同时也愿意倾听下属的意见。但这一次林墨还有陈昭宇显得特别无奈,这跟之前认识的台湾人完全不同。

Paul的眉头紧锁,他显然对林墨的态度和解决问题方式感到不满:“你认为他们会理解?你认为他们会因为我们的诚实感到高兴?不,他们会看到的只是我们的无能和延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