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炮兵提供的火力掩护,日军进攻部队的火力顿时锐减,他们再也无法对新一团守军形成压制,反而被新一团的密集火力给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像乌龟一样,死死窝在掩体后面。
最终,小鬼子迫于伤亡太重,在留下了大约200多具尸体后,仓惶向后退去。
张大彪自然不可能让这帮小鬼子如愿,他虽然没有下达反攻的命令,却是让将士们火力全开。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天底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开火,打,给老子狠狠地打!”
一营和二营的将士们火力全开,不计其数的子弹,‘嗖嗖嗖’追着小鬼子的后背而去。
小鬼子的两条小短腿再快又岂能快过子弹?
不时便会有小鬼子后背中弹,惨叫着倒在血泊当中。
300多小鬼子,最终只有不到50人逃出mg-42通用机枪的射程范围。
“停止射击!”
张大彪叫停了攻击,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汇报给了后方临时指挥处的李云龙。
李云龙却没有一点惊喜,他说道:“三营已经成功歼灭了包围圈中的鬼子,现在,你们立即使用三三制战术向当面的日军发动进攻,力争一鼓作气将这伙小鬼子给打垮,不给他们寻求援助的机会!我会让炮营徐进弹幕,配合你们协同进攻!”
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成熟于解放战争,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步兵训练大纲中的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
三三制战术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一般排成三个梯队。
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每个士兵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行动。
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呈倒三角阵型,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
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或“无线电“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
徐进弹幕是步炮协同作战的一种战术,在步兵发起冲锋之时,炮兵把步兵正前面的区域当做轰击区,并随着步兵的前进逐次向敌防御纵深延伸的绵密弹幕。
这种战术,可以很好的掩护步兵,撕开敌人的防御。
一旦敌方选择冒死反击,便会遭到火炮的轰击,可若是不反击,而是躲在掩体里面防炮的话,等炮击过去,进攻方的步兵已然如猛虎下山般杀至近前!
这种战术,跟阳谋差不多,就算你知道战术理论,在没有构筑永备工事的情况下,也没有任何破解之法,唯有死战,或者投降。
而徐进弹幕,亦是步兵的最高待遇!
三三制和徐进弹幕这两个战术都得到过实战的检验,并且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尤其是三三制战术,这本就是林帅根据我军情况所设计制定的战术。
所以,这两套战术也成为了新一团的重点训练课题。
经过时长两年半的训练,新一团已经基本掌握了三三制战术和徐进弹幕战术的精髓,唯一欠缺的便是实战的检验。
这不,机会就来了。
张大彪微微一愣:“进攻?团长,现在是小鬼子在进攻啊?”
李云龙把脸一板:“张大彪,新一团谁是团长?”
张大彪:“李云龙。”
李云龙:“声音大点,老子听不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