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乐天站在船头上,目送湘灵离去。湘灵瘦弱的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于视线之外,泪水模糊了乐天的双眼,内心的痛苦几乎让他想要一头栽到河里去。
他直觉现在视线里消失了的湘灵,今天以后也消失于他生命中了。
确实,从此湘灵就此消失于白乐天的世界,白乐天再也没有见过她。
现在再也没有人阻碍她们俩在一起了,但不知道是为什么原因,两人这次见面并没有发生什么结果。
或许是湘灵看到了白乐天身旁高贵的杨夫人,自怜形秽,于是自动退出。
又或许湘灵想要的是乐天哥哥的八人大桥、明媒正娶,要做乐天哥哥的正妻而非是妾待。那时候妾待的地位也不过比家中婢女高一点点而已,正室可以随意打骂虐待妾待,也随时可以找借口将其扫地出门。
送别湘灵父女,寒月夜,白乐天独坐烛旁,醉眼中焰影晃动,透过25年的思恋,看到那个笑靥如花的少女,伴着银铃般的笑声朝自己走来……
他提笔写下两首《逢旧》:
其一: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其二: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
即今欢乐事,放盏又成空。
白乐天与湘灵在浔阳江畔相遇的这一年,白乐天44岁,湘灵40岁,从相识相知到相离相弃,经历了25年的岁月,湘灵信守非君不嫁的诺言,而白乐天在母亲一哭两闹三上吊的硬逼之下,终究还是辜负了了爱情,于37岁时与同事京兆尹(京兆尹相当于长安市长)杨虞卿之妹杨氏成婚,杨氏出身高贵,而白乐天也是官臣世家且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两人的婚姻门当户对,所以白居易母亲自然是十分满意。
白乐天53岁在回长安的途中,特意经过符离,特意去找湘灵,湘灵却早已是查无音讯。只被邻居告知湘灵自父亲死后,就再也未曾回过符离。白乐天百感交集,在离开符离之时,另外一个邻居大妈,给他带来一封信,白乐天打开信一看,顿时心如刀割,泪如雨下,不错,这是湘灵留给他最后的一封信:
“白大人亲启:
湘灵早已扫皈依佛门多年,不问世事,应知白大人会寻访,亦知是大人对前尘往事未曾释怀,故留书一封,以解大人愁绪。
初,湘灵曾践言,若不嫁君,必出家为尼。不曾想,竟然一语成谶。君不曾娶我,我亦无福嫁君。或,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我与君本就是有缘无分。
湘灵一生,四海漂泊,前半生为情所困,痴痴等候,终是青丝成白雪而无所得。如今,青灯古佛,恍然明了,情之一字,最是伤人,千般誓言不过徒增烦恼。既然无缘与君成双,便不应强求。
君已有夫人,其贤可知,只愿君能与佳人,举案齐眉,前尘往事,万勿记挂。
君阅此信,应知湘灵万事皆安,与君绝别,此生不见。
----湘灵上。”
白乐天没想到,湘灵竟然真的出家为尼,皈依佛门,想到自己当初的誓言,又想到自己的辜负,他只觉得万念俱灰,与与湘灵25年的缘分就此断绝了,敢叫人不伤怀?就在这两人当初相遇的地方,白乐天深深叹了一口气,亲手为两人的爱情故事画上了句号。
后来,白乐天费尽心思打听到湘灵出家的道观,跟守门小尼提出想见她一面。
湘灵以一句话回绝了,“老大修道,尘心死灰。”
白乐天写下《梦旧》追问湘灵: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湘灵托人传话一句:
“既然梦里见过了,就当已经话别了,天上人间再会吧。”
或许,爱情本来就是命中注定了的东西,若是有缘无份,任你情深似海,拼尽全力,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不能在一起的两人再次重逢更是觉得那甜蜜的过往不过就是一场如梦幻泡影的梦而已。
对于这段多年求而不得的感情,教白乐天如何不恨?或许他的《长恨歌》也道不尽他心里绵绵不尽的恨: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