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赏析:

一、原文释义:

一轮皎洁如玉的明月从雄伟巍峨的天山之巅缓缓升起,那清辉如水般洒落在苍茫浩渺、无边无际的云海之间。云海翻涌,明月在其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浩荡强劲的长风以雷霆万钧之势呼啸奔腾,跨越了数万里的广袤空间,一路狂舞,径直吹过那雄伟险峻、固若金汤的玉门关。遥想当年,汉军曾在白登道陷入困境,战况危急;而吐蕃也一直虎视眈眈,觊觎着青海湾这片富饶丰美的土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烽火不断、硝烟弥漫的频繁征战之地,无数英勇无畏的将士们怀着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出征奔赴前线,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却在战火纷飞中马革裹尸,极少有人能够平安归来,与亲人团聚。戍守边疆的士兵们孤独地伫立在边地,遥望着远方的山川河流和故乡的方向,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澎湃,脸上满是愁苦哀伤的神色。在这同一轮明月高悬的宁静夜晚,家中的妻子独倚高楼,凭栏远眺,目光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担忧,想必那声声饱含着思念与哀怨的叹息一直未曾停歇,在寂静的夜空中久久回荡。

二、诗篇背景:

这首诗极有可能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后期,那是一个唐朝对外频繁发动战争,边地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众多士兵不得不长期戍守在遥远荒凉的边疆,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生死考验和离别的痛苦煎熬。诗人李白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同情心,有感于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苦难和无尽伤痛,怀着对和平的热切向往以及对戍边战士和他们家人的深切悲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饱含感慨与深刻思考的《关山月》,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深深的无尽思念。

三、赏析分享:

1. 壮阔的边关景象:“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的开篇犹如一幅气势磅礴、雄浑壮阔、震撼人心的巨幅画卷在读者眼前恢弘展开,瞬间将人带入那遥远而神秘、雄浑而冷峻的边关世界。明月从高耸入云、直插天际的天山背后袅袅升起,其清辉如银练般倾洒而下,照亮了那苍茫辽阔、浩渺无垠的云海,营造出一种既宏大壮丽又梦幻迷离的氛围。那浩荡的长风,仿佛是大自然的巨灵之臂,具有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无尽力量,跨越了数万里的山川大地,一路呼啸怒吼着吹过玉门关。明月、天山、云海、长风、玉门关等一系列极具边塞特色、充满雄浑气势的意象相互交织、相互辉映,不仅生动鲜活地展现了边地雄伟壮丽、广袤无垠、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象,也为下文所抒发的深沉凝重、苍凉悲壮的情感营造了一种雄浑豪迈而又略带凄凉孤寂的氛围。这种景象的描绘,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和心灵上的巨大震撼,让人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边地的雄浑壮阔与磅礴气势,同时也能触摸到其深藏的孤寂冷漠与萧索悲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