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间,活跃在北冕国历史上最出彩的一页是贵族邓图和王阅,在邓图和王阅联手书写北冕国新篇章时,连后来的太保杨轩和太宰萧参(字启星)在北冕国的历史上还都叫不响,都属于籍籍无名的那一类。

贵族在后期的朝堂之争中,差点儿被寒族翻盘,寒族的代表人物是太傅星宿、大将军璎珞、还有极富头脑的桓家第一代先祖桓玄,星宿的太傅一职也是接棒寒族桓玄,桓家第二代,禁卫军统领桓杨(桓玄的长子)、司马剑洪。

君王昼司接受王阅和邓图的建议,重振王权,面对空空的国库和民众不安定的因素,改革朝堂。于是昼司任命王阅为太保,励精图治的王阅,积极革新,在国内推行儒学,提高学识修养,当年北冕国被周打到落荒而逃,失就失在文化,没有文化就不能进行有理有据地规劝,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之大,王阅早就看到了,周天子的朝代,忠君守节的观念根深蒂固,皆因以儒学立身,但北冕国子民尚武,对随之而来的德治并不推崇,也不接纳,相信君权天授的子民,他们看重和信赖的是昼司本身。

昼司又任命邓图为大将军,应对周边敌国发起的战争挑衅,终于在四年内彻底灭掉周边敌国,消除了边患,让外族不敢对北冕国再有所觊觎。他将掳来的人充当奴隶,恢复战后生产。

王阅在战争中期对昼司说的那段话,是昼司君王生涯中,终其一生的治国方针,王衍的一生都着眼于“义”出发,只是成王昼司只参透了纲领的表面,却不知本质是人,当人的利益变了,天下也就变了。

升平后的北冕国,又开始出现内部矛盾。怀姓九宗没有得到他们之前想要的共享治理权,他们甚至从北冕国的最高阶层跌到了最谷底。朝堂上看不到他们的身影,贵族甚至很少与他们通婚。在那个“同姓不婚”的年代,互通婚姻是朝堂生存的一种手段,而现在,他们连这种资格也没有了,这导致怀姓九宗快速衰落。

救他们出水火的是邓图,邓图将三方的矛盾揉和了。邓图是贵族,他在贵族中享有很高的地位,众人皆信服,而他又是九宗之一倗氏的女婿,在九宗中也有相当份量,他的双重身份无疑成了九宗的救命稻草,而邓图也确实做到了,他在昼司的朝堂中,也有着令人信服的威望。

昼司建国后,邓图任太师,列三公,这是贵族中,唯一一个位列三公的人。邓图在三股势力中都能说得上话。邓图上表昼司,八宗与复氏同为北冕国怀姓九宗,共为一祖,九宗荣损亦是王族颜面。

昼司心里岂能不懂这个道理,怀姓九宗作为北冕国的土着民,他们有着深厚的百姓基础,而这恰恰是王室没有的,就像贵族是北冕国的钱袋子一样,而对于这份深厚基础,只能打压,将其剥离。但邓图提醒了他,王室是九宗之一的复氏,虽然这一支是偷来的,既然披了这么久,也不可能揭下来,昼司这才让他的朝堂上出现怀姓九宗的身影,与贵族相比,他对怀姓九宗无信任可言,在这场建国的战争中,九宗三次转换立场,实属可恨。如果说,贵族后来继续愿意与怀姓九宗抱团,是为了各取所需的利益,那昼司对怀姓九宗的不原谅,是担心他建立的政权被坑。

怀姓九宗加入的朝堂,很快便有了纷争,利益发生冲突时,自会有小人冒头,继而有更多的人加入,形成群起而攻之之势。

北冕国尊的是怀姓九宗,却不重用,九宗很快就将贵族与昼司的矛盾挑了起来,贵族也觉得他们既得不到名誉上的尊重,也得不到实在的权力。在昼司的朝堂上,贵族与九宗一样,只占有寥寥数席,真正能算上贵族的,又位高权重的也只有邓图和王阅,可邓图却偏偏反其道而行,嫡子邓荣娶亲竟是没有贵族姓氏的平民女子。王阅家的贵族,是半路捡来的,实际上,王阅姓不姓王,也没有人说得清楚。于是,在贵族圈中被丢掉十几年的贵族礼教也被捡了回来,突然变换风向,开始看不上昼司平民的身份。这一段也同样被星宿和史官都隐了去,以至于缘遥一直将自己当成怀姓九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