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又一年中元节,明月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童年的中元,是阴森神秘的。
犹记得那时,每到七月半前后,村子里的气氛就会变得与往常不同。老人们说:“晚上不宜外出,早些回家,半夜鬼门要开。”父母也早早准备好各色贡品,亲手叠的元宝,五彩纸剪的衣帽,瓜果米肉等。
中元节当晚,一家老小齐聚,画一个圆,点上香烛,以一簇火焰,将衣物、纸钱寄送给先人,也把问候传递。小叔和父亲,一边烧一边招呼着各位先祖:“天凉了,来取新衣服,不必挂念,家里都好。”
“今年收成不错,孩子们都在这儿,只盼您多护佑一家老小平安健康。”
幼时,对这一切,好奇胜过纪念,害怕大过敬畏。
祭祖一结束,就赶紧躲进被窝,用被子紧紧裹住自己,生怕窗外的风把鬼魂吹进来,耳边偶尔传来的狗吠声或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都能让心脏猛地一跳!
中元,当然也有热闹。
有的地方,会沿着河边放莲花灯,照亡魂往升西天,夜色下,粼粼水面恍如星光闪烁,煞是好看。
汪曾祺的老家高邮,是更为热闹的赛城隍,舞龙,舞狮,踩高跷,凡城隍所经的耍闹之处,瓜香果味,飘满一街,“那真是万人空巷,倾城出观”。
但对孩子们来说,鬼节的阴森更让人记忆深刻,仿佛那些舞龙舞狮里,都透着诡异的味道。
很多年后,历经人生无常,才理解中元节背后的温情。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时间留不住的人,爱和记忆可以。
苏靖麟小时候也觉得,七月半是令人害怕的“鬼节”,黑黢黢的夜幕之下看长辈燃烧香烛、纸钱,供奉瓜果、酒肉祭拜祖先,只觉神秘和恐惧——因为那时候还不懂得其中的仪式感。
而今,亲历了死别生离,才慢慢读懂中元,才明白那些令人害怕的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
余光中说:中秋是人间的希望,寄在碧落。而中元,中元属于黄泉,是另一度空间。
中元节,生者与逝者“久别重逢”,诉说对彼此深深的挂念。
死亡从来不是真正的告别,遗忘才是……
可能因为天生阴阳眼的关系,云麒倒是从来不怕鬼——见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