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回过神,不知怎么想起从前了。但有些事情放在心里就行,不听其言,观其行。
三年前自己从京中病回,什么逃走?无稽之谈,只是不小心病了……
抵住了诱惑的张泽为了稳固一下道心,去了福州探探路,当然借口是为了海运。
什么,你说那是走私?可笑,天下都是皇上的,皇上的生意怎么能是走私?
身为刘婉的死对头,结果仇人登上了皇后之位,高琳肯定要稳固一下恩宠,高家也是有些忧虑的。
于是狼狈为奸,不对,一拍结合下,海运之事便由张泽牵头,和高家各出资一半弄了起来。
高家那五成利润送到宫里,张泽这的,三成交到齐牧代表的清流,再剩下的两成才是张泽他们的。
至于齐牧的信任问题?自从池蟠成了“东京十八郎”后,张泽点石成金的名头多少也传了出来。再说用不着他们出一文钱,何乐而不为?
而走私?东京商业如此发达,背后就有走私的缘故。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自岭南平定(974年)后,大量宋商便开始出海贸易,据《宋史·张逊传》记载“岭南平后,交趾(越南)岁入贡,通关市,并海商人遂浮舶贩易外国物。”
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大量“宋人”投身到海外贸易中。如此暴利,那些“宋人”,背后是京中的达官显贵。
京中各家哪位没掺手走私之事,官家也心知肚明,但参与势力过多,要是彻查了容易“动摇民心”。
现在爱妃免费送钱进私库,怎能不要,官家也缺钱啊!
船上肯定藏着内廷、殿前司和齐牧的人,皇城司也有可能。张泽知道,但不在乎。
真当海运这么简单?不谈其他技术问题,单单一个海盗,就够张泽喝一壶的。
无论是《续资治通鉴长编》、《文献通考》这种官方史书,还是《岭外代答》、《福建通志》、《萍洲可谈》这些地方志异中,都讲了一件事——北宋海盗猖獗。
这也是张泽想当“大宋海贼王”的原因,别人眼里的祸害,可是张泽眼中的宝贝,这么多经验丰富的水手、船长可不好找。
至于反噬?我张居正在此地经营个十几年,要是还治不了他们,就不用混了!
虽然畅想未来很爽,但现实是张泽连官身都没有,只是一介白丁,因为宋朝的举人可是限时的。
前世小说里,有什么“大宋秀才,见官不拜”。看的张泽一副“地铁老人手机”的无语表情。
北宋科举,三级制,取解试、省试、殿试。取解试中了,只是一个资格,可没什么秀才的说法。只是考上得到一张准考证,可以去京城参加省试。
省试中了,得到举人名号,但你只要殿试没中,直接恢复白身,三年之后从头再来。
哪怕你像张泽这样,解、省试都是第一,殿试没参加,照样是平民。所谓的举人,不过是省试之后,殿试之前的称呼罢了。
所以只是白身的张泽,如何应对那些和地方势力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海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