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乡试的时间。不过因为大明乡试,是个秀才都有资格参加。而这大明的秀才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严重的超过了考场的正常负荷能力。所以各省乡试的第一关,就是科试,也就是乡试的资格考试。
因为南直隶文风全国第一,进士人数,差不多要占到这大明的一半,正宗的论读书成绩,南直隶一省可单挑全国啊!进士都有那么多,秀才那更是每个县都至少有三五百名以上。
这么多的秀才都要先参加科试,为了考场的秩序,这科试也就分批考了。考官们把整个南直隶十四个府、四个直隶州,以抽签的形式分成两组,各个府州的考生分开考,每组前三千名考生参加乡试。
这时可能就有小伙伴要问了,这样公平吗?这当然公平喽,大家要知道南直隶省每届的乡试录取名额也就一百三十人左右,如果考生在自己那批次考试中,都考不进前三千,那他还可不可能在本届参加乡试的所有考生中,考进前一百三十名?
这科试的目的,不是要分出考生绝对的名次,而只是把那些水平不可能考过乡试的考生,给淘汰掉。因此这分两批,不同试题的考试,它的思路是对的。
王德属于广德州,而老袁属于苏州府,这签一抽,王德所在的广德州,在第一批参加考试的府州中,而老袁他们苏州府则被抽在了第二批考试。
考试的日子,客栈也有叫醒服务,所以王德在鸡鸣时分,就被客栈里的店伙计拍门给叫醒了。
起来把自己收拾干净,穿上生员服,戴上四方平定巾,揣上考引。再取一竹篮子,装了考试用的笔墨砚台和水杯,王德就出了客栈,去江南贡院门口排队了。
考试入场程序跟府试时差不多,只是这应保廪生加上到三人,也就是每个考生,他的身份至少要有三名以上的廪生为他作保。
王德按步就班的又过了一遍程序,然后就被差役领着进了考场,按着差役的指引,王德找到了自己的号舍。
这是一间让王德非常满意的号舍,这间号舍位于密密麻麻一排排号舍中的中间一排的中间位置。而且这号舍长就一米二三的样子,宽一米左右吧,总共就一个多平方的面积,还三面都是砖墙,正面没门“君子坦荡荡”。这“君子坦荡荡”前面一米左右,就又是另一排号舍的后墙。
这种布局对视线的影响,也就是说监考官,不走到王德号舍的面前,他是根本不会知道王德在号舍里干什么的,那这样就很方便王德,灵魂出窍去图书馆开卷考了。
所以王德对这间号舍很满意,想着乡试时也是这样的号舍就好了。心情愉悦的进到号舍里,把东西一放,他就放松心情,开始准备着考试了。
坐那儿等了有半个小时吧,参加此场科试的生员也就全部都完成入场程序,进到考场里了。考生们都进到自己的号舍里后,衙役们就开始将试卷一一发给各号舍的考生。
衙役发完试卷后,便有小吏举着写有考题牌子的木板,来到每一排的号舍旁边,大声的诵读出考题。
这科试只是乡试的资格考试,所以这考题也简单,就二道八股题,二道策论题。也就是写两篇八股份,两篇讨论文。
将考题抄在草稿纸上后,王德就灵魂出窃穿去图书馆,开始翻找这两道八股文在四书五经里的出处,以及朱熹朱老爷子,是怎么注释这段相关语句的。
找到了这两道八股题的出处,以及朱老爷子对这的注释,那这题也就破了,分数也就拿到了一半。至于接下来的立论,按着八股的格式,把朱老爷子和其他几个大儒的相关注释,抄一遍也就是了。反正只是科试,考进自己这批次的前三千名就可以了,没必要表现的太经天纬地之才。
至于那两道策论题吗,后世经过网络信息大爆炸洗礼的,还有不会胡侃的?
就这样在别的考生还在苦思冥想之时,王德就已经把四道考题全作完,写在草稿纸上了。
然后他又是考试老规矩,做完考题就开始练字,中途吃了顿差役送来的午餐,两个饼子一碗清水。吃完饭后他就又开始练字,把草稿纸上的字,一个个认认真真的抄到试卷上。
就这样一直等到陆陆续续有考生交卷,等到进入考生交卷高峰期后,王德也举手示意监考小吏,自已要交卷。
交完卷子一出江南贡院,王德就看见老袁同志在那儿,一脸焦急的等自己了。
看到王德岀来,老袁忙跑过来问道:“贤弟,此场若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