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和我一样一样的!有时候玩的太入迷没听见,说不定就留在谁家混一顿。”

“一般这种乡村里的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体力跟不上,让他们自己玩也很正常。”

“说得对,我也小时候也是这样野大的,反正村子里住的都是熟人,来来回回见着都会帮照顾着,没啥事。”

男孩停在了赵觉身旁两米多的位置停下,双手摆弄着手里一只用玉米秸秆做的玩具,眼神盯着土窑,好奇打量着。

“啥是窑洞?瓦是房顶上那个瓦吗?为啥要烧它?”

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了问题。

赵觉耐心回道:“你说的对,就是房顶上的那瓦片。哥哥家房顶的瓦坏了,烧点瓦片,到时候放在房顶上,省着下雨的时候漏雨。”

这回,孩子听懂了。

“放上瓦片就不漏了吗?爷爷家房子会漏雨,每次漏雨都是我拿盆子接的呢!”

赵觉有些惊讶:“你家也漏雨吗?”

孩子点头,脸上还有些骄傲。

“是啊,爷爷说了,这叫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听见赵觉说到‘漏雨’,小孩显然颇为熟悉。

而半大的孩子,显然对所谓的穷富没有概念,只觉得帮大人干活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没有任何遮掩的和赵觉分享自己的‘丰功伟绩’。

赵觉听见小男孩这么说,不由得顿了顿。

村子里的青壮年,早在好多年前几乎就已经转移到附近条件更好的城里,偏僻的鸭园村随着人口的流失,剩下的都是孤寡老人,或者是像眼前这小男孩一样的留守儿童。

上老下小。

老的觉得可以凑合,小孩子还不懂什么。

所以这个尴尬的年龄分化,也让鸭园村许多年再没有盖过新房子,放眼望去,年龄最小的房子,也得二十来年。

所以大多数村子里留下的村民,住的几乎都是一些年代久远的老砖房甚至是土房,随着时间流逝,即便是年年修缮,或多或少也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就像是这漏雨的毛病,恐怕就不是什么偶然。

而年轻人走了以后,留下的老人和孩子能力有限,很多问题他们都没办法解决的。

像这上房修瓦,虽然算不上危险活,可对于腿脚不好的老人却是力不从心,所以基本上都是将就着,或是等着什么时候家里回来年轻人,再帮忙修缮。

看这孩子的年纪不过四五岁,而且对周围环境很熟悉,看样子应该就在鸭园村住。

虽然回来没几天,不过赵觉没事也经常在村子里晃悠,具体的情况不清楚,可大概住着什么人,还是多多少少有个大概。

村子里一共就三四个这样半大的孩子,孩子说是跟着爷爷,房子又漏水……必然是间有年头的老房。

若是这么说,逃不掉就是村头王爷或者是刘大爷这两家,两户离得并不远,房子若是漏水,大半看看房子上的瓦就能瞧出来。

赵觉暗暗分析,想着等这点瓦片烧好之后,自己去村头转转。

毕竟自己从小在鸭园村长大,如今更是这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帮的上什么忙也好。

赵觉并未和孩子提起,只是笑着问道:“你这么厉害吗?”

孩子点头:“嗯,我可厉害了,爸爸妈妈打电话,还夸我来的!”

虽然一直在说话,不过那小男孩的眼神却始终在土窑和周围的瓦片上。

而被眼前这个哥哥夸赞几句,小孩子也打开了话匣,指着土窑和一旁的瓦片,小男孩又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