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绾带
靳王这话说的,几乎坐实了土匪流氓的行径,他二人如今与他衣衫不整地两厢对视,这情形怎么看怎么荒谬。可看着他一副忧心的面容,二爷一颗心又开始泛起酸来,他便就着这姿势不轻不重地叹了口气,道,“十年之约是我定的。”
薛敬疑惑地问,“是什么意思?”
“稳定北方的期限。”
薛敬缠着他的手指,将十个指头一一摩挲过去,哑声道,“那在你心里,除了北方安定,天下靖平,还有什么?”
二爷知道他想听的,可他一时半会儿却没有回答。
薛敬却一反常态,询问道,“可曾有过你自己么?”
“……”
薛敬又道,“你心里装得下万里江山,可为什么偏偏装不下你自己。”
九年了,时至今日,他才认认真真地问出这句话,一个心中拥着万卷山河的人,怎么从来不将自己装进心里。九龙道上的千尺红土之下,如今仍是如山的尸骨,每年一壶烈酒,只有他独自吊唁。
薛敬贴着他的心口,听见里面随时可能停止的心跳声,像中了毒似的想去细细数清每一记跳动,低喃道,“我只想知道怎么救你,可现在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死又什么都做不了,要真是如此,那你当年干脆不要救我,让我被他们吊死在城门上算了。”
“你!”二爷被他气得一抖,一口气没喘匀,忍不住咳嗽起来,越咳越止不住,震得全身缩在一起。
“你别急,别急,我说的气话!”靳王吓得连忙去顺他的背,慌不择路地翻身去矮桌上拿药,这么一来一去的,黑暗中桌倒椅翻。
苦到舌根里的药被这么生灌下去,灌了一半吐了一半。
黑暗中的声音渐渐平息,二爷伸手过去抓他,他连忙贴过去从背后搂着他,埋在他背上终于再也忍不住地全身颤抖起来。
这方红尘之中,要是这个人都不在了,他还能去哪儿呢?
薛敬每每想到这话,都不敢再往下看,怕跌进万丈深渊,下坠的深度无休无止。
隔了片刻,二爷将将把这股火气压下去,才缓缓道,“你呀……”
“我错了。”
二爷若有若无地笑了笑,忽然侧过头吻住他微微抿着的唇,含含糊糊地说,“殿下容我说一句么?”
薛敬愣了片刻,全身僵硬地任由对方肆意妄为,脑子里忽然断了线似的,茫然地说,“你说。”
“殿下,这个世间,没有人不惧死。只是有时候,要将这念头放一放,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在幽州的时候,我就在想,若是你进了回头岭没能出来,那这九年的蛰伏……就没有意义了。”二爷微微叹息道,“殿下凭一腔热血,深陷险境之时,是以国为先,家为后,是以大局为重,但若你再说什么任凭当年死在云州城楼这种话,就过于幼稚了,和那个势要斩断后路,将叛军收复的靳王殿下判若两人。”
“其实不是。”薛敬低声说,“我那话是气话,也是真话,只是你一直忍着不开口,我才这样说的。我用各种法子都撬不开你的嘴,只能软硬兼施了。”
二爷无奈一笑,“我知道你在查九年前的九龙道一战,你从幽州府的卷宗库中要了所有的卷宗,就是为了将这件事翻出来。”
薛敬早就猜到这人已经知晓此事,毕竟他在幽州这么久,想要让人盯着王府和丁奎的动向不是难事,便也没细究这事的出处,而是从容地点了点头,直言道,“没错,我让丁大人整理了关于云州和九龙道一战的相关卷宗,却发现,相关的典籍都在我到幽州的前一年被全部焚毁了,只剩下只字片语可供参考,然而依然犹如大海捞针,我不敢问你,是怕戳了你的伤心事,就只能自己去查。”
二爷道,“那场大火必然是人为,而留下的东西,应该就是漏网之鱼。”
薛敬认同道,“放火的人很不仔细,留了一个暗格的东西没来得及烧毁,估计当时事发突然,那人也是逼不得已,在紧迫的情况下才做出了防火的举动。那一把火,将相关的卷宗烧没了,我查了这么多天,其实也没查出什么有用的讯息。”
二爷犹豫了片刻,终于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给他,“你看一看这个。”
薛敬接过那张纸,展开后看了一遍,“云山有曲安然至,弄雪城关引梅香。”
“你去过杀门井,这句诗,那个店主应该已经告诉你了。”
薛敬有些心虚地别开眼色,唐突道,“那个……我去杀门井的事,你怎么知道?”
二爷笑了笑,“这九年来,殿下不管到哪儿,我都知道。”
薛敬轻咳了一声,想遮掩慌乱的神色,“只是一句诗,你若不解释,我也是全无头绪。”
“我曾经在云州帅府中,看见过这句诗。只是时间久远,我实在不记得在哪儿看见过,只觉得这诗一定和帅府有关,也是当年那件事很重要的线索。”
“所以你才决定去云州。”
二爷微微点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亲临其中,根本不可能找到结果。”
“可是……”薛敬犹豫道,“可是仅凭一句诗,你就要只身涉险,你并不是贸然行事之人,必然还有别的原因。”
“嗯,还有。”二爷缓了缓,继续道,“任半山临死前,曾经说过,当年他带了一箱金箔登门拜访父亲,目的是借兵,动土修山。”
“动土修山?”薛敬微微蹙眉,急忙问道,“修哪座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