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国丧期很快就过去了,登基大典也完美地举行了,对于先帝的谥号为武帝,庙号为世宗,新君年号为建明。对于四皇子的大不敬行为,无数官员为了向新君表达忠心,拼命上疏请求处罚秦策。

天庆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

正阳殿

刚刚举行完登基大典的秦瑜坐在高高的皇位上,俯视着百官,心中难掩激动。

守丧的前几天,秦瑜天天以泪洗面,悲伤的不能自已。或许没有人相信秦瑜是真的伤心,只是认为在逢场作戏,但秦瑜是真的在哀悼自己的父皇。秦瑜并非完全没有野心,但对自己的父皇,始终保持着最为纯真的孝心。但当真正坐上皇位时,秦瑜却也不敢说自己并没有一点欣喜之情。

看着案牍上摆放着百官呈上的奏折,秦瑜已经提前分好了几类。

“诸位爱卿均上奏请求朕对秦策的大不敬行为处以严刑,但秦策毕竟是朕的四哥,且因父皇驾崩而悲伤胡言,故削其爵位,仍享朝廷俸禄。”秦瑜道,面前最厚的一摞奏折都是请求处罚秦策的。

“陛下圣明!”百官拜。

秦瑜又一招手,本来伺候在秦瑜身边的贴身小太监吕思,如今已是黄门侍郎吕思,拿出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先帝三子秦严,封旻王;

先帝五子秦穆,封易王;

先帝八子秦邵,封鲁王;

先帝九子秦哲,封景王;

丞相魏显,加封太师;

光禄勋蒋讳,迁司空;

大司农侯符,加封太傅;

太常李进,加封少傅;

廷尉贺全,加封少保

五官中郎将郑集,迁光禄勋;

中书舍人文杰迁中书令

少使于立迁尚书令

御史中丞华其迁侍中

虎贲中郎将明允迁卫尉

……

丞相魏显面露一丝苦笑,秦瑜看似大肆封赏,但重要职位都安排上了自己的人,尤其尚书令,中书令,侍中这几个官职都是丞相助手,陛下一下子塞过来三个人,魏显知道自己的权怕是要削弱不少了,不过魏显却也放心了,陛下此举虽然分了自己的权力,但也表明了不会动自己的丞相之位。

提拔完一些官员后,秦瑜开始处理边疆大事!

“昨日,北境传来急报,胡人的萧华部杀我朝使者,突袭我军安华营,都尉夏侯茂殉国。”秦瑜道,“父皇在世时六次派军北伐,终收服胡人五部,如今萧华部以为我朝无人,竟敢犯边。传令——令齐国公叶澄为主帅统率北境全部兵马十八万出兵灭杀萧华部,下令给天狼部,沙乌部,金吠部,赤牙部出兵共击萧华部,若敢违抗,发兵灭族。”秦瑜对北境胡人犯边之事并没有要参考群臣意见的意思。齐国公叶橙曾两次担任北伐主帅,也是让秦瑜十分信任的一位老将军了。秦瑜刚亲政便没有掣肘自己的势力也是多亏于先帝屡次打压官员。

“陛下圣明。”百官继续拜。

“诸位爱卿还有要事启奏吗?”另外的一些奏折上都是一些小事,秦瑜直接批复了,也就不在朝堂上宣布了。

贺全走出列:“陛下,臣有本要奏——京城百姓日益增多,刑案也愈加频繁,京兆府已无力应付。臣建议增设衙门专治京城刑事。”

“陛下,”京兆府尹毕德连忙上去,“贺大人所言过于夸张,京城治安依旧安定,百姓增多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陛下,”贺全态度强硬,“京城治安每况愈下,这与京兆府有不可推脱的关系。”

“贺全,你不要往我泼脏水”京兆府尹毕德大怒,心里对贺全更是恼火,似乎这两人本来就有嫌隙。

“行了,不要吵了。”秦瑜制止了贺全和毕德两人争吵。“这样,京城增设巡衙司,同隶属于京兆府和刑府,设主司两人,主簿四人。”

“诺!”京兆府尹毕德和廷尉贺全都应命了,接受了双方妥协的方法。

一名御史又站出来:“陛下,微臣有事启奏。”这名御史叫李并,四十几岁,出了名的天不怕,地不怕,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都敢怼,偏偏在民间颇有声望。先帝为了表明自己虚心纳谏,一直留着李并,不过却把他按在御史这个位置上按了十几年。见“李大胆”有事上奏,秦瑜也心中一惧,不知这位李御史会上奏什么。

“爱卿有何要事?”秦瑜道。

“陛下,”李并开口,“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后宫不可一日无后。陛下后宫尚无一位妃子,宫女尚是旧人,理应广招宫女,扩充后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