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前,对于商人入仕,基本上是否定态度,宋以后,陆续开始放松。

高殷一见大家同意了,非常高兴:“既然诸位都同意,就照此办理。这第一条大运河,就叫通济渠,河道署叫通济署,另外还有个名字,叫通济渠控股,两块牌子一个班子。

尽快让宣传部发通知,以千石粮或千匹绢帛为一股,让天下富商、百姓入股。有愿意捐官爵者,听便!”

……

皇城,通济署(通济控股)临时办事房门前,站满了衣着华丽的商人,甚至还有不少官员。

这些人都满面红光,一脸得意之色。

“咦?王兄也来了,怎么,想替令郎当捐一个九品官身?”

“鄙人正有此意!犬子不才,未能得到举秀才孝廉之机会,只有出此下策了,惭愧!”

“杨某也是一样,准备替大男捐一九品出身,再入两股,听说一股一年预计有一成收益。

虽然这收益是略低一些,不过应该旱涝保收,而且不用自己经营,也算是难得的好生意,刚才有人入五十股呢!”

“五十股?老天!谁有如此巨富?”

“……”

旁边,便服出行的高殷看着这些兴高采烈的商人,心中也有几分喜悦。

自己曾经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今后也要用这种态度来经营国家。

当然,身份是变了,自己应该是董事长兼总经理,那些军枢房大臣、丞相什么的,只能说是副总经理,各部尚书、各寺监卿就是各部门经理了!

想到尚书省各部尚书,高殷不禁对这次尚书省以及各衙署改制成功感到很满意。

由于参与改制的官员几乎都得到升迁,其中郎中绝大部分都由六品升到五品,不少人还直接升了四品侍郎,因此,几乎没有人反对自己的机构改革。

更何况,官员的职数也增加了不少,很多闲散官员也得到安置,减少了上层社会矛盾。

可不要小看这种矛盾,在封建专制时代,皇帝与上流社会官员的矛盾,有时候可是致命的。

尽管部分郎中权力可能有下降,不过与升到五品高官相比,下降之权力几乎可忽略不计。

“陛下,看来,这些商人还是趋向于当官者多!”祖珽说道。

“嗯,他们大多是商人,平日里哪有做官机会?这也是权宜之计!”高殷点点头。

从目前的情况看,捐官者占六成,入股者四成,不过,从总金额上看,入股之金额是远远大于捐官者。

毕竟,一成利润的纯收入,也还是有相当吸引力。

尽管当时商人们经营获利远高于此数,有时还可能翻倍、几倍,不过那风险很大,这生意风险小得多,除非亡国了。

从目前情况上看,齐国实力最强,亡国怕是很遥远的事,又有何忧虑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