泞溪十分期待能亲眼看到星球上生命的演化过程,这让人无比激动。
瓦塔星白天和黑夜的温差并不太大,由于没有类似月球这样的卫星,夜晚的瓦塔星看上去是一片黑暗寂静。
在漆黑的海水中,只有少许极其微弱的光斑在闪烁,这些光斑是由一种叫:苩菌,的浮游生物发出的。
苩菌大小只有几毫米,椭圆形,四周长满绒毛,软软的外壳里包裹着两组发光细胞。
发光细胞并不复杂,只是体内的简单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属于消耗体内的能量储存。
苩菌属于个体分离,繁殖系统。
每当夜晚来临苩菌就开始发光,它们的生命长短取决于发光细胞的存在时间,当发光细胞消耗完能量后,苩菌如果没有分裂完成,就将死去。
它们的生命时间基本就在朝夕之间。
想想一个时间频率上百亿年的跨度,而一个小小的生命个体只在乎用天或者小时来计算。
泞溪虽然有点感慨,可也正是这样的生命体才能支撑起星球中最绚丽的种群演化,让毫无生息的星系有了心脏跳动的脉搏。
想到这里,泞溪对完体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她能想象当这些生命体还处于最原始的单细胞体状态时,完体所付出的一切。
泞溪知道对于最初生命体的创造,不是几百万年一蹴而就,它需要上千万年甚至是几亿年漫长的等待。
虽然泞溪没有见证这个过程,但是自从遇到完体后,她相信这一切就是在完体的耐心中完成的。
造物者拥有万物之能,但也有承万物之肩。
泞溪第一次恐怕也是人类第一次用自身生命的速度看到整个星球生命演化过程,其中包涵的意义非同小可。
平原,山川,大海所有有生命轨迹的角落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现在的泞溪感觉自己真有上帝般的视角,生命的演化发展,尽收眼底。
原先企图吞噬朱雀号的鲁冥吐体型朝着粗大方向发展,触手也分别进化,形成了固定长须和捕捉食物的利爪,环节上的勾刺退化,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包裹着身躯的鳞甲和壮实的短腿。
而处在平原边缘的一些鲁冥吐则进化为存地下软体生物,触须更多更长,节支增多,勾刺变成突起以便增加蠕动速度。
低矮的灌木丛也出现高大的树木种类,平原环境逐渐被森林替代,随着地壳运动的加剧,海洋面积在减少。
海里的原始生命体大批量的涌向陆地,和陆生动植物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资源争夺。
瓦塔星稳定的轨道和相对均衡的气候环境,让这些差不多酝酿了近亿年的生物群体,进入到了大规模演化生存的轨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