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不异空,“色“即形色,色身等。也可以说就是前面说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东西,简言之,一切物质形态。“空“指虚空,真空。“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或者说“色灭为空“,不能说除掉了世间一切事物就可以达到空,因为“空“并不是空无所有,不是虚无。“空“是实相,实然之相,实然本体。空是绝对的相待性。而相待性是世界的真相,是它的依止。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具有相待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不依止于相待性,离却相待,也就是离却了“空“,事物就会堕入虚无,堕入真正的无根无据无着落。正是从此意义上,才说“空即是色“,意思是:空与色本来就是不可以分析为二的。色身借四大和合而成,自体就是空,本来就含有相对性。不仅如此,世间的什么事物又不是假借因缘而成的呢?就其相待性,依赖性而言,本来就是假,就是幻。而只是因为凡夫迷昧真性,以假为实,执色身为我所有,于是起惑造业,违背真心,贪恋物质利养,以为自己的一切可以安享百年而不坏,殊不知人生犹如风中的烛,犹如深秋枯树上的一片叶,不定何时就会熄灭,何时就会飘落,哪里能够自恃呢?我们由四大所成的身体,不过是假缘暂住,给人一种虚幻的实在性而已。究其实,物质之色先天性地包含着不稳定,包含着“短命“,所以说“色即是空“。此句既是佛祖广释般若法真谛的开端,更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的要义。
空不异色,真空与形色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样说呢?以色执著为实有的,固然不应该;而将空执著为虚无的,同样也背离了释迦牟尼的教导。要知道,哪怕凡夫的五蕴之身,也是业力所成,也是由于过去世的业力习气熏染才凝集而成。从因缘的角度,它不是无端呈现的,人生的内在依据便是佛所教诲的缘生之法院,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处于前后无际的因果系列当中。一切色质均是因缘凑合而成。这因缘凑合就是相待性,就是空性,因此才说空不异色。空不异色是要强调世间因果的实在性,是想说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是要说人类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所赖以成立的基础,是不可以用空的理论来取消的。)
周小易、马赛亚、王阳燚和李乐四人到了佛宗所在的古刹旁。
古刹依山而建,门前水自东向西流,,水本自西向东流,而此地逆势而行,实在是奇哉怪哉。或许是因为这一处风水极佳,此地香火很旺,来来往往前往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香火旺对于古刹的僧人来说本来是一件好事,李乐对此却感到奇怪,眉宇间的肌肉紧绷,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周小易等人对此十分不解,李乐这才解释道:“我师父他老人家是出家人,喜欢清静,可如今香火旺盛,十分古怪,其中一定有蹊跷。说不定……”李乐说着,声音开始有些颤抖,“师父他老人家出事了。”
话音刚落,一股紧张的气氛在四人中蔓延开来。李乐说完就想纵身一跃,前往古刹一探究竟。可是被王阳燚拦住了。王阳燚对着李乐一脸严肃而认真地说道:“既然感觉有古怪,那么也不急于这一时,如果古刹已经被那些恶魔占据,此处恐怕有诈。而且人群熙熙攘攘,其中鱼龙混杂,你打算就这样闯进去,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打出手么?”
李乐听到此话之后犹豫了半晌。王阳燚也不搭理他,让他自己去想明白。
李乐又缓了缓,说道:“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先在周围布下结界,然后换身正常的服装,再进去一探究竟也不迟。”王阳燚轻松地说道。他们四人,好似向西天取经的唐僧一行人,个个都是奇装异服。马赛亚的白袍,周小易和王阳燚的蓝色道服,李乐的袈裟,与众多香客的服装相比显得格外突出。
“好,就按你说的去做。”李乐爽快地答应了。
四人一行各自换了一身休闲装,王阳燚在外布置好结界,就一起混在香客里面,进古刹查看。
古刹有些年头了。还是以木制结构的建筑为基础,横梁上的牌匾写着——宝全寺,三个大字。宝全,想必这古刹里都是宝贝,品种齐全,周小易心想。
踏入石门,马赛亚、王阳燚和李乐三人开始变得戒备起来,似乎古刹内有异样。周小易还浑然不知,打算东走走,西逛逛,看下这座古刹究竟有哪些宝贝。
“施主来此所为何事啊?”一个穿着袈裟的高大僧人,双手合十,拦住了周小易的去路,向周小易问道。
这简简单单的一问,便扫了周小易的兴致。“没事就不能来这里逛逛么?难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不成?”周小易有些不耐烦地回答道。
李乐这时出来解围,拦在周小易和那僧人之间。他先对周小易使了个眼色,再转过身双手合十,对着那僧人道:“这位师兄弟,我是李乐,现在回来了,还带来了三位客人,现在想去见师父,不知道是否方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