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谟向面前负责甄选事宜的黑衣士子问道:请问是在这录名吗?“”
“这位同席,在这片竹简上写下你的姓名、籍贯、学舍就可以入内参加甄选了。”黑衣士子回道:“只要你能通过相应的测试,今后便入对应的学斋学习。”
东汉太学三万余人,博士却只有十四位,可谓师生比例悬殊。博士只讲大课,在这种情况下,若只是靠博士大班讲学很难满足学生求学的需要,于是便采用了弟子相传的方式,就是高材生教低材生、老生教新生,来弥补教师的不足。
而且太学的管理与后世的学校不太一样。太学生可以说是相当自由,学生可以自选教师,甚至可以求教于社会上的一些名流,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更甚者可以采用游学的方式,在大汉十三州游历求学,只要最后能通过相应的考试便可。
太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对学生亦有定期的测试,即公试、私试。私试每月一次,由学官出题自考学生;公试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
它还把学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规定新生皆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一优一平为中等上舍生;两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舍生。上舍生皆不再参加公试,其中中等及以上者方可担任学斋的斋长、斋谕。并且上舍生都会被博士们收为入门弟子,平日的学习皆由博士亲自负责,可以这么说,只有成为上舍生才是真正的太学弟子。
学生分斋学习,每斋三十人,屋五间、炉亭一间为全斋阅览和学习处,设斋长、斋谕各一人,负责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艺。大多由上舍生担任。
今日刘谟便是来参加分斋考试的,虽说可以自由选择,但是每个斋也是有相应的门槛的。比如说由太学三杰戏志才、刘晔、崔琰分别担任斋长的三个斋自然选择的人就比较多,若是没有考试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昨日刘谟已探得戏志才的口风,他已经答应刘谟只要能通过入斋考试,便同意他入斋。
所以今天刘谟没有丝毫的犹豫,就选择了戏志才的靖学斋。考试对于最近都在苦学的刘谟来说倒也不难,皆是一些五经内的基本问题。半个时辰后刘谟就做完了。
结果自然也没有任何悬念,刘谟光荣的成为了靖学斋的一员。
考试结束后,每个学斋的人员已经确定。对于今年的新生而言,在太学的学习也算正是拉开帷幕了。
作为靖学斋的斋长,戏志才也表现出了足够负责认真的态度。下午靖学斋便开始了第一节课。
众人落座后,戏志才负手踱步背诵道:“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戏志才为靖学斋三十名新生讲解了《春秋》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并深刻剖析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讲解完毕后已至日落时分,戏志才收起书简对众人道:“今日学习便到此为止,最近我们学习的重点是《春秋》,大家回去后各自认真研读《左氏传》三十卷。”
底下依席而坐的三十人恭敬回道:“诺。”戏志才作为靖学斋的斋长,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是众人的老师。儒家重礼法,因此众人对戏志才皆是一副恭敬模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